多数是食人鱼是群居生活的,而且是肉食性鱼类,各种肉类是来者不拒。河里的鱼虾就不用说了,还有人测试过用牛羊肉来喂食,发现它们也完全可以接受。
食人鱼之所以凶名在外,无非是因为它们长了两排锯齿状的锋利牙齿,在啃食猎物的时候,会将动物的身体一块一块啃下来,看起来十分残忍,让人感觉很可怕。
于是渐渐地,食人鱼形象从只能捕猎附近的小鱼,到被幻想成可以捕猎水中的大型活物,包括牛羊和人类,这是和现实不同的地方。
现实中的食人鱼有多怂?
尽管有人试过把死羊扔进食人鱼群里,发现整只羊很快被啃食殆尽,但是却没有人试过把一头活羊扔进去试试。如果有人做了这个实验,大概会看到食人鱼四散逃开。
因为生物学家的观察是,食人鱼往往只能捕食比自己体型稍小的鱼类,同时作为大型动物尸体的清道夫,还没有发现过食人鱼集体捕猎大型鱼类的案例。
人们一度认为食人鱼是水里的狼群,然而这个观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。狼群虽然个体体型比较小,但是却异常凶猛,我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,一群狼居然在冬季准着一群体型比自己大、数量也比自己多的牛群。
而且狼非常聪明,在集体捕猎的时候,它们能够制定完备的围猎战术,明确分工,击败牛群。很可惜食人鱼的智商还达不到狼的水平,每一条食人鱼都是单独的个体,受自己独立的生物本能控制。
食人鱼群也是一群乌合之众,并不会精诚合作一起捕猎。既不存在像狼群、豺群、鬣狗群那样的团队协作意识,又不是蚂蚁蜜蜂那样组织严密的真社会性昆虫。
食人鱼无法通过复杂的实力评估,以数量上的优势捕猎大型猎物。当出现可啃食的目标时,每一条食人鱼都只是出于本能地自顾自地上去乱啃。
当然,我们不能把话说死,认为食人鱼百分之百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,只不过食人鱼伤人的案例实在是太少了。在亚马逊河里,比食人鱼威胁大的生物多的是。
比如鳄鱼,动不动就把食人鱼当零食吃,而且这还是众多鳄鱼品种中公认的实力非常弱的凯门鳄。
然后就是水獭、黑冠白颈鹭等动物,也是食人鱼杀手。即使是电鳗,对于人类的威胁也比食人鱼要大,美洲人垂钓和烤食人鱼吃的更是不在少数。
总体来看,食人鱼对于人类的威胁并不大,在亚马逊河中堪称食物链底层。最奇怪的是,明明人类吃这些鱼的次数远远多于它们吃人肉,但人类仍然称这些鱼为“食人鱼”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